29
2023-11
(12月1日)手性分子碳
报告人简介: 姜玮,清华大学化学系副研究员。2011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201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202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主要围绕有机共轭分子功能材料的高效创制和功能调控开展研究工作,迄今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90余篇,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Acc. Chem. Res., Chem. Soc. Rev.,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CCS Chemistry, S...
29
2023-11
(12月6日)巯基异构酶的血管医学研究和靶向药物筛选
报告人简介: 方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理学系,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湖北省“百人计划”入选者,华中卓越学者。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并在哈佛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出凝血疾病相关的机制、血管生物学和药理学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和美国血液学会国际合作项目。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Blood,Nat Commun,...
28
2023-11
(12月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指导讲座
讲座人简介:  卢兴,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从事新型碳材料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在金属掺杂碳分子及其组装体的结构性能调控、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有影响的结果,受到诸如诺贝尔奖得主Kroto和美国化学会前主席Echegoyen等知名学者的高度评价;代表性成果入选美国化学会志“焦点论文”及英国皇家学会“热点论文集锦”等,《化学世界》报道“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难形成(el...
28
2023-11
(12月8日)富勒烯微纳材料:制备与应用
报告人简介:  卢兴,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入选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并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从事新型碳材料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在金属掺杂碳分子及其组装体的结构性能调控、能源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有影响的结果,受到诸如诺贝尔奖得主Kroto和美国化学会主席Echegoyen等知名学者的高度评价;代表性成果入选美国化学会志“焦点论文”及英国皇家学会“热点论文集锦”等。在J. Am. Chem. Soc.(>30)和Angew. Chem. Int. E...
27
2023-11
(11月30日)有机硼化合物的构筑与转化新方法
赵万祥,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2017年入选第13批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硕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导师:张俊良教授),2014年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导师:孙建伟教授),2014-2017先后在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John Montgomery教授课题组和犹他大学JACS前主编Peter Stang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2017年3月入职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研究方向...
24
2023-11
(11月30日)分级银簇的构筑及演变机制
孙頔,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23年)和优秀青年基金(2018年)获得者。2011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加入山东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独立开展银簇化学研究工作(佟振合院士团队),围绕分级银簇的构筑与演变机制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取得如下创新性成果:(1)建立了普适性的成核/钝化协同策略,实现了核/壳分级结构银簇的可控合成,捕获并表征多种尺寸初生态银内核结构,揭示了小尺寸内...
21
2023-11
(11月25日)重大手性药物的高效制备
(11月25日)重大手性药物的高效制备报告内容简介:超高效(转化数大于百万)高选择性不对称氢化是药物绿色合成的关键共性技术。早在1998年张绪穆教授就出了将三齿配体应用于简单酮氢化的概念,设计合成了ambox配体,其在钌催化不对称转移氢化中表现出优异的对映选择性。2016年,张绪穆教授创造性将二茂铁骨架引入到三齿配体中,设计合成了新型的f-amphox配体,其在简单酮的氢化中表现出超高的活性和对映选择性(>1,000,000 TON, 9...
17
2023-11
(11月22日)Plasmon Coupling Enhanced Optical Properties and Thei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报告内容简介:Noble metal nanoparticles (NPs) have been known to display unique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LSPR) property, which could be utilized to significantly enhance optical responses of metal NPs themselves and nearby chromophores. In this talk I will present our group’s efforts on various plasmon enhanced optical properti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 will focus on aggregation ...
17
2023-11
(11月22日)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界面调控与传感应用研究
报告人简介:张凤娇,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2010就读于福州大学化学基地班,2015年获中国科学院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后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从事博士后工作,2019年1月入职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科学学院。主要新型传感功能器件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首次提出了三维微观结构化的有机半导体热电复合材料,构筑了自供电的温度-压力双参数传感器,构建新功能柔性电子皮肤,实现...
首页上页12345...40下页尾页